网格化精准监测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我市作为全省网格化精准监测工作做得好的城市之一作了典型发言,将新乡经验向全省推广。
4月23日,在全省召开的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站点建设及管理工作会议上,就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我市作为全省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做得好的城市之一作了典型发言,将新乡经验向全省推广。
据了解,在2017年之前,我市环境形势极其严峻、问题非常突出、任务极为繁重。为了解全市各地污染状况,实现科技治污、精准治污,我市按照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原则,开始走上一条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测、改革创新实践的新路子。
2016年7月以来,我市首先在4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简称国控站点)以0.5公里和1公里区间,4个方向分别建了808型六参数微型站,实现人工网格和技术网格有机结合,承包站点、责任到人。以每5分钟数据更新,及时排查处置、消除污染隐患,来实现4个国控站点比较理想的监测数据。在主城区和核心区,我市以1公里至2公里间隔,建成常规站、微型站和视频监控。对国控、省控和市控涉气无组织排放的企业,则建了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站、808型六参数和TVOC微型站以及环境监测站。通过监测网络的建设,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智力支撑和信心支撑。
针对县(市)、区和乡镇空气环境质量底数不清、责任模糊、惩处无据等问题,我市投资8900万元建成了265个空气自动监测站,覆盖到7县(不含长垣县)7区和22个重点乡镇。之后,还投资1430万元,建成了空气质量综合调控决策平台(含大气污染防治预警预报系统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系统等)、3D可视性激光雷达和空气质量移动监测设备。同时,我市对全市所有空气自动站实行统建统管、政府购买第三方运维服务、明查暗访和突击督查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以确保监测数据客观、真实、可信。
建站点、织网格、组平台……目前,我市已形成了指挥、监测、预警、执法、管理五位一体的监测网络系统,实现了手工监测向自动监测的转变、粗放型监测向科技精准型监测转变。聘请专家团队解析污染根源,系统治理、靶向治疗;抽调监测骨干和专家组人员24小时紧盯数据,查找污染点位;利用微信群第一时间发布指令,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和监督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解决问题……
在一系列有效治理措施下,去年,我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年优良天数较上一年度多了61天,综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因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做得好,截至今年3月底,齐齐哈尔、唐山、中山、石河子、临汾、晋城、阜阳等20多个市组团来我市参观学习和探讨交流。4月23日,在全省召开的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站点建设及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又现场作了典型发言,将新乡经验向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