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

电梯惊魂记—— 一次被困电梯的经历

相关推荐: 电梯安全监控系统

2015年7月15日中午,我和同事乘坐电梯去楼下吃饭,进入电梯后,我们被困电梯接近20分钟,至今心有余悸。我将详细讲述我和同事被困电梯的经历,并写下由此番经历带来关于电梯安全的思考。

7月15日中午12点,我、同事和其他公司的两位女职员共同进入电梯,进入电梯后,我按下了地下一层的按钮,地下一层按钮亮起,电梯关门,电梯下行,我们正幸运这时的电梯内人比较少,因为每天的中午十二点,电梯内都会挤满了人,甚至常常会出现由于电梯满载,电梯无法达到24层的情况。

电梯在这时突然发出“彭”的巨响,整个电梯停顿下来,电梯下坠了一层,电梯内变得异常安静,电梯内挂着的电视广告机仿佛提高了音量,声音变得格外的清晰。电梯内的我们四个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大家又不约而同的看向电梯门框上的楼层按钮面板 。按钮面板灯都已经灭了,我离按钮面板最近,按下了23层,面板灯没有亮起来,我们意识到电梯出现了问题,由于我们从事的行业对电梯安全有所了解,我们意识到电梯出现了不平层故障。我开始按电梯内的报警按钮,按了好一会,没有发现电梯有任何反应。我按着报警按钮不放松,电梯外传来了小小的回声,但由于电梯内的电视广告声音太高,电梯发出的求救信号被湮没在更高分贝的广告里。

有一位女职员蹲下来,开始进行悲观的预测,或许是人的本能反应,在意识到危险时,不仅会作出适当的求生动作,还会用自嘲来缓解紧张压抑的心情。那位姑娘说,我们会掉下去吗?先蹲下来再说吧,我们说不会的,并用我们短浅的电梯安全知识为姑娘平复心情,谁知道此时姑娘又拿出了手机,开始玩一款叫消消乐的游戏······我们突然意识到可以进行电话求助啊!我们找到电梯里张贴的电梯安全责任书,在下方找到了电梯维保机构人员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拨出去,无奈信号太差,电话的另一端总是无人接听的状态。我们开始尝试给同事打电话求助,最后另一位女乘客打通了电话。

打通电话后,女乘客的同事来到电梯轿厢门口处,对我们被困电梯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安慰我们物业公司和电梯维保人员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让我们不要慌张,平复心情。由于电梯是卡在23层与24层的中间,而女职员的同事在24楼的电梯轿厢入口,所以,我们听到的话都像是从天空飘来。

在等待了接近10分钟后,我们被赶来的电梯维保人员救出,从被困电梯到走出故障电梯已经过去了20分钟,一般城市特种设备故障救援人员应该15分钟内将人员救出,这也是我们后来才了解到的。

这次被困电梯事件除了带来心情上的不愉悦外,也让我开始关注电梯安全的问题。在媒体上经常看到电梯伤人事件,不过每一次都会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些事情永远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直到电梯惊魂真真切切的发生时,才知道生命是平等的,而安全的电梯乘坐环境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索性现在电梯都有了应急救援和监控中心,可以及时的处理电梯故障,给电梯乘坐人员带来安全感和实实在在的安全。安全感和安全是两回事,在未发生电梯事件前,我们都关注安全感,但现在我们要关注【安全】本身了。安全是无论何时乘坐电梯都要有救援力量的支持,但我们乘坐电梯时是中午,电梯内手机无信号,这给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这并不安全,也不会给我们带安全感。

其实上,凭借科技的发展,在电梯故障发生时,已经可以实现即时报警,省略了再用手机拨打救援电话的步骤,这种科技是主动救援,而拨打救援电话则是遇到危险的乘客主动求生了,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孰优孰劣,乘客未携带手机或电梯内信号不好都会造成电梯事故求生的延误,而主动救援科技则视救援为要义,并不建立在有人发出求生信号的基础上。比如BSPORT体育研发的电梯实时监控系统就解释了这一救援思路。

(B体育电梯实时监控系统的成功运作依靠设备和软件的结合,在救援思路上由传统的被困乘客主动求生转变到电梯故障时自动报警,体现了现代电梯安全领域的一大革新。)

主动救援依靠的是电梯故障时,电梯主动的向电梯安全中心发出信号,当电梯出现不平层、卡层等故障时,电梯的楼层数、电梯的故障都会显示在救援中心,并发出红色警报,这就有效的实现了电梯故障——电梯监控中心报警——电梯救援主动实施的全部过程,不以电梯乘客的客观条件为转移,也就是无论乘客有无报警(求救)行为,电梯故障总会第一时间被发现,电梯救援第一时间被实施,电梯乘客安全第一时间得到保障。这才是真正的电梯安全。当然这安全也包括所谓的电梯安全感。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31-62327572

在线咨询:

邮箱: lp@qclkk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